網站首頁 談談美食 食材大全 投資創業 加盟開店 熱點 問答

黃芪和黨蔘的功效

欄目: 飲食常識 / 釋出於: / 人氣:2.91W

很多人分不清黃芪和黨蔘,不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只知道它們都是中藥,吃了對人體的健康都非常有好處。其實,黃芪和黨蔘是有區別的,它們的作用,也不盡相同。那麼,就有人問,黃芪和黨蔘的功效有哪些?現在,就由小編輯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黃芪和黨蔘的功效

一、黃芪和黨蔘的簡介

1、黃芪

黃芪,又稱北芪或北蓍,亦作黃耆或黃蓍,常用中藥之一,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晒乾,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黃芪可分為:內蒙黃芪、膜莢黃芪、綿黃芪、多序巖黃芪(又名“紅芪”)、日本黃芪(又名“和黃芪”)。

2、黨蔘

黨蔘(學名: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桔梗科黨蔘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莖基具多數瘤狀莖痕,根常肥大呈紡錘狀或紡錘狀圓柱形,莖纏繞,不育或先端著花,黃綠色或黃白色,葉在主莖及側枝上的互生,葉柄有疏短刺毛,葉片卵形或狹卵形,邊緣具波狀鈍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花單生於枝端,與葉柄互生或近於對生,花冠上位,闊鍾狀,裂片正三角形,花葯長形,種子多數,卵形,7-10月開花結果。

二、黃芪和黨蔘的功效

1、黃芪的功效

① 倪朱謨

“黃芪,補肺健脾,實衛斂汗,驅風運毒之藥也。故陽虛之人,自汗頻來,乃表虛而腠理不密也,黃芪可以實衛而斂汗;傷寒之證,行發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虛而正氣內乏也,黃芪可以濟津以助汗;賊風之痾,偏中血脈而手足不隨者,黃芪可以榮筋骨;癰瘍之證,膿血內潰,陽氣虛而不斂者,黃芪可以生肌肉,又陰瘡不能起發,陽氣虛而不愈者,黃芪可以生肌肉。”(《本草匯言》)

② 張景嶽

“(黃芪),因其味輕,故專於氣分而達表,所以能補元陽,充腠理,治勞傷,長肌肉。氣虛而難汗者可發,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氣固而血自止也;故日血脫益氣。其所以治瀉痢帶濁者,以氣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舉之。”(《本草正》)

③ 賈所學

“黃芪,性溫能昇陽,味甘淡,用蜜炒又能溫中,主健脾,故內傷氣虛,少用以佐人蔘,使補中益氣,治脾虛洩瀉,瘧痢日久,吐衄腸血,諸久失血後,及痘疹慘白。主補肺,故表疏衛虛,多用以君人蔘,使斂汗固表,治自汗盜汗。諸毒潰後,收口生肌,及痘瘡貫膿,癰疽久不愈者,從骨託毒而出,必須鹽炒。痘科虛不發者,在表助氣為先,又宜生用。”(《藥品化義》)

④ 張石頑

“(黃耆),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入脾而託已潰癰瘍。《本經》首言癰疽久敗,排膿止痛,次言大風癩疾,五痔鼠瘻,皆用生者,以疏衛氣之熱。性雖溫補,而能通調血脈,流行經絡,可無礙於壅滯也。其治氣虛盜汗自汗,及面板痛,是肌表之藥。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藥。治傷寒尺脈不至,補腎臟元氣不足,及嬰兒易感風邪,發熱自汗諸病,皆用炙者,以實衛氣之虛,乃上中下內外三焦藥,即《本經》補虛之謂。如痘疹用保元湯治脾肺虛熱,當歸補血湯治血虛發熱,皆為聖藥。”(《本經逢原》)

黃芪主大風“黃耆,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創,排膿止痛,大風,痢疾,五痔,鼠瘻,補虛,小兒百病。一名戴糝。生山谷。《神農本草經》上經。

2、黨蔘的功效

(1)根(黨蔘)

甘,平。補中益氣,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於脾虛食少便溏,四肢無力,心悸,氣短,口乾,自汗,脫肛,陰挺。

(2)黨起

根用於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怒江藥》。

(3)全株

治療癔病,腳氣病,水腫,癭瘤《滇省志》。

(4)勒都多結

根治風溼,麻風及神經麻痺等《青藏藥鑑》。

(5)蘆堆多吉

根治風溼痺症,麻風病,面板病,腳氣,溼疹,瘡癤癰腫《中國藏藥》。

(6)魯堆多吉

全草治風溼性關節炎,麻風病,溼疹,神經麻痺,癔病,血機亢進,"黃水"病,癭瘤《藏本草》。

(7)潞黨

治脾虛,食少便清,四肢無力,心悸,口乾自汗《德巨集藥錄》。

我相信通過瀏覽上面的相關資料資訊,大家對於黃芪和黨蔘的功效,有了大概的瞭解了吧。不過,小編輯還是和大家一起重新回顧一下。黃芪有健脾的功效,適合虛弱的人食用。黨蔘有補中益氣,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的作用呢。

Tags:黃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