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談談美食 食材大全 投資創業 加盟開店 熱點 問答

餃子的來歷是什麼|傳統起源

欄目: 飲食常識 / 釋出於: / 人氣:2.15W

餃子,可以說是中國各地都必有的一樣美食了,而且有些地方在冬至時,一定要吃餃子,有些地方,過年過節要吃餃子。但是,不同的地方餃子的包法和吃法也不一樣,習俗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喜好。對於餃子,你們又知道它的來歷嗎?

傳統起源-餃子的來歷是什麼

餃子的來歷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明朝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 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餃子的製作原料營養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並且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餚。

1、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餃子已經成為一種食品,被稱為“月牙餛飩”。

2、南北朝

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中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傳統起源-餃子的來歷是什麼 第2張

3、唐代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如今的餃子幾乎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個吃。又稱“偃月形餛飩”。

4、宋代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追憶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場上有“水晶角兒”“煎角子”,此外,還有“駝峰角子”。宋四水潛夫周密輯《武林舊事》卷六提到,臨安的市場上有“市羅角兒”“諸色角兒”。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南宋時叫做“燥肉雙下角子”。

5、明朝

根據文獻記載,春節時候吃餃子這種習俗最遲在明代已經出現。

6、清朝

清朝時,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時以前(現晚上23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七年級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傳統起源-餃子的來歷是什麼 第3張

餃子也算是歷史悠久了,來歷搞清楚了。其實餃子還有很多種型別。有常見的豬肉大蔥,還有雞肉冬筍,魚肉韭黃,還有比較少見的西瓜皮餡的餃子。西瓜皮餡的比較清爽脆口,也是一種很不錯的嘗試,總之,餃子可以百般的變換,味道也就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