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談談美食 食材大全 投資創業 加盟開店 熱點 問答
當前位置:千里飄香谷 > 熱點 > 餐飲資訊

美味不用等將助推100萬家口碑智慧餐廳轉型升級

欄目: 餐飲資訊 / 釋出於: / 人氣:2.99W

餐飲行業即將進入“新零售時代”。7月18日,國內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阿里口碑釋出“口碑智慧餐廳解決方案”,並展示其巨集大“野心”:未來計劃用新零售思想幫助全國100萬家餐飲商家完成智慧餐廳的升級轉型。專業的智慧餐飲服務商美味不用等(以下簡稱“美味”)創始人兼CSO(首席戰略官)楊佳佳女士,作為口碑智慧餐廳的品牌ISV(獨立軟體開發商)代表,與口碑副總裁陳盛、口碑CTO李楊東等人一起啟動“口碑智慧餐廳行業解決方案”的釋出儀式;並應邀參加了“口碑新餐飲智慧POS產品釋出會-圓桌論壇”。楊佳佳表示,美味以創新系統和核心優勢,成為口碑智慧餐廳的引擎——智慧POS的核心元件之,將為廣大餐廳的智慧化提供“渦輪驅動”,幫助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美味不用等將助推100萬家口碑智慧餐廳轉型升級

楊佳佳(臺上左一)作為特邀嘉賓參與啟動“口碑智慧餐廳行業解決方案”釋出儀式

三大要素幫餐廳提效降耗

據介紹,經過五芳齋、味多美、麵包新語眾多商家的驗證,口碑智慧餐廳方案已經成熟,接下來計劃向全國範圍內的100萬家餐飲商家開放。其由三大要素組成:一是網際網路入口加手機點單;二是以智慧POS為基礎的營運方案;三是整體消費體驗和流程重構。

除了擁有口碑APP之外,口碑還集合了阿里系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麼等各大流量渠道,為線下餐飲門店持續引流。消費者通過口碑找到想去的門店,用手機即可完成預定點單,到店就能直接享受服務;商家接入口碑手機點單,就能實現了所有商品線上化,能對菜品做智慧推薦,減少消費者的決策時間,提高餐廳運營效率,並通過手機預點單在線上引流和提前鎖定客流。

口碑和美味共同打造的智慧POS是口碑智慧餐廳的“引擎”,以實現商家的接單與收銀,前廳後廚的連線,基礎報表和營銷活動,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為商家提供更清晰的使用者畫像,並針對不同人群制定個性化營銷方案。

通過智慧餐廳對智慧硬體和技術的改造,實現整體餐飲消費體驗和流程的重構。例如通過自助取餐櫃代替服務員人工送餐,提升使用者消費體驗;24小時無人智慧零售櫃,還能增加營業時長、提升坪效。

四大鏈路優化智慧餐飲引擎

近年來,餐飲行業發展迅速,行業內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整個餐飲行業面臨引流成本走高趨難、門店管理粗放低效、融資週轉困難、原材料質量價格參差不齊等共同的痛點。對此楊佳佳表示,美味一直致力於更好使用者體驗和更好運營效率,不斷進行升級和迭代,形成了覆蓋排隊、預訂、點餐、收銀等在內的網際網路SaaS平臺,併發揮多個核心優勢,把整個行業資料系統的數字化、智慧化以及線上化進行整合,和口碑一起打造新型的智慧POS一體機,從前廳、後廚、後臺、供應鏈四個鏈路入手,為餐飲行業提供智慧餐廳的解決方案。

在前端,美味利用排隊、預定、秒點、秒付等優勢產品和功能,打通了商戶和整個使用者的渠道,不僅可以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也為商戶在前端渠道積攢了大量的會員(比如去年和西貝合作發展了1000多萬的粉絲),並和口碑對接,實現了從排隊、預定、買單到菜品評價整個使用者生命週期的資料一體化,形成了更清晰的使用者畫像,可以為商戶在進行會員行為的分析、會員營銷以及運營決策提供強大的資料支撐,為口碑智慧餐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美味智慧後廚是基於傳統的KDS和AI的智慧演算法,我們可以將使用者、前廳、後廚所有的資料一體化,可以讓使用者或者收銀臺實時看到每一桌或者每一個菜品實時的狀態,從而提高了廚房出品效率,並實現了廚師團隊的數字化管理。

美味還從商戶角度出發,對外賣進行了整合,包括接單、配送、退貨、換貨、評價等。提高了商戶運營效率。在供應鏈和智慧雲的管理、紅包裂變、熟客推薦、差評實時管理等其他細節方面,美味也是亮點頻頻。

在系統層面的服務上,美味在全國建立的三百多人指引的售後專業服務團隊,分佈於全國三十多個城市,通過自建的一鍵掃碼報銷,可以進行五分鐘及時響應整個系統,以客戶滿意度為導向,為整個商戶從實施、運維、運營整個生命週期進行服務,這也是其核心優勢之一。

競爭加快風口到來

口碑新餐飲智慧POS產品釋出會-圓桌論壇,前排左二為楊佳佳

楊佳佳還認為,競爭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快整個行業風口的到來,一定有利於整個餐飲行業數字化、智慧化的步整個行業推進。她分析說,創業中最難的其實是教育市場。有權威諮詢報告顯示,創業成功因素有很多,包括團隊、運營、資本等,但其中有60%-70%是競爭。在創業初期,美味發現很多商戶誤認為用了線上排對後,線下門口就沒人了,為此美味花大量的精力和案例去解釋。經過了幾家排隊系統的競爭,激活了這個市場,下週乃對於使用者來說,線上排隊是最好的排隊方式;而對於不同的ISV來說,現在最大的挑戰是跟客戶交流時如何突出其差異化的核心優勢,以及怎麼樣匹配客戶的核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