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談談美食 食材大全 投資創業 加盟開店 熱點 問答
當前位置:千里飄香谷 > 熱點 > 餐飲資訊

看星巴克化的龍德記能不能火|從龍德記茶莊品牌發展歷史

欄目: 餐飲資訊 / 釋出於: / 人氣:1.81W

龍德記茶莊在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飽含著深深的民族情感。它是中國茶葉走向世界的的開端,也是中國自主、自強民族精神的體現,雖然如今它的風光不再,不過它對中國茶葉發展的貢獻不言而喻。

從龍德記茶莊品牌發展歷史,看星巴克化的龍德記能不能火

烏龍世家的奠定

池秉德出生於烏龍世家,祖上四代都是烏龍茶製茶人,自幼池秉德便對茶葉有格外好感,14歲時便跟隨父輩學習搖青、炒青、揉捻及烘焙等做茶工序,17歲和父親跟隨"金圃茶莊"的遷移一起來到廣州,年僅21歲就成為廣州多家茶莊的監茶師傅。1898年在親友的扶持下開設了自己的茶號"德記茶行"。

在德記茶莊創立之前,廣州茶葉市場依舊籠罩在十三行餘輝下停滯不前,茶葉品類齊全的綜合性茶行琳琅滿目,但唯獨缺少專做獨立品類的茶鋪。而德記茶行則是專注於烏龍茶,得益於其對茶葉的深厚茶文化功底,使得其很快在茶葉市場上站穩腳並突顯地位。但凡做烏龍茶生意的買家和賣家幾乎必到德記茶行。當時最聞名的烏龍茶就是德記茶行所制的貢品烏龍,是當時進貢朝廷的上等貢品烏龍茶(後龍德記時期也曾推出),憑藉頂級的茶葉和坊間的良好口碑,德記茶莊很快就成為了廣州當時最有名氣的茶莊。

如果說是池秉德奠定了龍德記茶莊"烏龍世家"的茶行業地位,龍德記的大發展離不開另一個人,那個讓龍德記邁向國際的人——龍德記的重要合夥人"龍兆田"。這也是德記茶莊更名為"龍德記茶莊"的原因,取龍兆田"龍氏"與"德記"之意。就是這樣的強強合作,創造了一個民國時期享譽盛名的跨國茶葉公司。

北美大獲成功

1913年,當時還在做船運和洋行生意的龍兆田,深知茶葉市場的豐厚利潤,曾多次嘗試進入茶行業,礙於當時工業的不發達,茶品質量無法保證讓龍兆田的計劃擱淺。正當他準備打消經營茶葉念頭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結識了池秉德,當即向池秉德提出一起將公司發展至海外,在香港設立茶葉公司的意向。池秉德本也有意拓展海外市場,礙於對國外市場缺乏瞭解,對運輸、結匯等也缺乏洋行所具有的優勢,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池秉德和龍兆田牽頭,加上龍桂廷、黃恆、賀地等一幫擁有海外運營經驗的合夥人加入,於1915年設立香港龍德記茶葉公司。

有別於廣州時期的傳統茶鋪,香港龍德記在設立初便制定了貿易國際化的發展思路,為跳過怡和、協和、錦隆等洋行"中介的盤剝",龍德記放棄最大的茶葉消費市場英國,將主戰場對準烏龍茶市場較為空白的美國和加拿大。龍兆田利用洋行積累的貿易經驗和海外資源,讓龍德記快速開啟北美市場,而這一步的成功也宣告中國人自己的茶葉首次走出國門,龍德記的成功也引來了國內的追隨者,就連龍德記早期的五角星嘜(嘜:Mark,即商標™)商標也被國內眾多茶商盜用,這其中也包括"華茶"等當時著名茶葉公司。

1923年6月,龍德記進行了幾輪商業調整和升級。同時將龍德記原有的"五角星"™品牌更換為"雙金錢"™品牌,且在全球幾大主流報社刊登更換商標公告。為迎合上層消費群體,龍德記還推出了高階品牌"象嘜"™並在美國大肆刊登廣告,引發全球茶葉市場的轟動。"象嘜"™品牌的推出也推動了龍德記市場份額從原有的美國華人市場走向美國主流市場。

1929年龍德記出口茶葉4.5萬箱(約合1450噸),佔當時香港茶葉出口總量的17~22%,旗下的"肆大烏龍"、"貢品烏龍"和"金圃烏龍"更是享譽全球。同年,龍德記總部從皇后大道西遷至香港標誌性建築之一的皇后行(Queen's Building),公司也從原有的幾十號人增至將近一百號人,與當時香港廣生行的日化品牌"雙妹嚜"™一起成為香港人口中的"雙子星公司",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茶葉品牌。

美國作家羅伯特·李斯特(Robert H. Lister)曾在1989年《早期圖桑的華人》(The Chinese of early Tucson)一書中寫到,"龍德記的影響力不只在圖桑,而是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

三展美國世博會

1926年費城世博會前夕,歐洲各國進入一戰後的經濟恢復,中華民國政府卻因連年戰亂,沒有經費參加,所以由官員組織、民商自費參加。在世界舞臺的較量中,各領域頹勢盡顯。在生絲的出口上被日本全面趕超,在茶葉市場也被印度茶排擠。此時處於巔峰期的龍德記則以最高標準參展了本次世博會,成為榮獲費城150週年金質獎章(世博金獎)為數不多的中國茶葉公司,西方媒體一致用"沒有中國茶只有龍德記"進行大幅報導。

1933年世博會是第一屆有明確主題的世博會,這樣的身份常使其成為世人眼中世博史的另一種開端。"一個世紀的進步"是本屆世博的官方正式名稱,此時重心北移的龍德記再度參展世博,並榮獲當屆世博「進步獎章」,是當時唯一兩度參加在美國本土舉辦世博的中國公司。

1939年世博會在美國紐約舉行,國內處於動盪時期,國內大小商會或已解散或已失聯,籌備期龍德記曾多次試圖聯絡上海商會,始終無果。無奈之下龍德記在港英政府背景下,由香港商會處聯絡報名參加本次世博會,最終不負眾望榮獲紐約世博金獎。

走向沒落

1939年紐約世博後,國共內戰,戰火紛亂,國內各項生產都進入低谷期。龍德記原料供給亦受到國內戰亂的影響,從這時起龍德記的經營開始持續走下坡路。

1942年香港處於日治時期,日本因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全面二戰正式拉開,處於戰爭時期的香港與美國貿易暫時中斷。以北美市場為中心的龍德記無法再像輝煌時期那樣出口茶葉到美國,這一事件給了本已持續走下坡路的龍德記致命一擊。

1962年香港政府進行經濟改革,隨著皇后行的拆卸,無心經營的龍德記也選擇歇業,與皇后行一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中國茶葉一代傳奇就此拉下帷幕。

迴歸之路

1997年,正值香港迴歸祖國,藉著這個大好機會,龍德記兩地後人取得聯絡,探討讓龍德記迴歸,期望再創輝煌。但因政策、產權歸屬不明確等原因,品牌迴歸的首次商談宣告失敗。

2016年,響應國家傳統文化復興的號召,在粵港兩地政府支援下,龍德記後人積極收集歷史報道、產權證書等資料,再次策劃龍德記的迴歸。2018年,在一片爭議聲中,龍德記團隊毅然將總部遷至廣州,招募了全新的國際運營團隊,以全新的品牌形象迴歸中國。

從60年之後,其實龍德記茶莊就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裡面,或者說龍德記茶莊一直被認為只在海外,直到現在依然停留在這個印象上。後來龍德記茶莊經過一系列的停產、復產、遷移及換標等風波後,如今迴歸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龍德記再次獨立出來,希望龍德記能重整旗鼓,再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