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談談美食 食材大全 投資創業 加盟開店 熱點 問答

閩南七夕吃什麼

欄目: 飲食文化 / 釋出於: / 人氣:2.63W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相信一些很瞭解中國傳統民俗的朋友都會知道,在七夕這一天也是有傳統美食的,也就是巧果 。不過可不是每個地區七夕節的傳統美食都是巧果哦,今天我們關注的地方就是閩南了,下面一起看一看閩南七夕吃什麼吧。

閩南七夕吃什麼

閩南七夕吃什麼

糖粿

用料:糯米粉2kg,開水適量, 花生個人喜好適量 ,白砂糖 3勺

做法

1、糯米粉倒入揉麵盆中,加入適量開水,開水分次加,慢慢揉成麵糰,直至不粘手

2、製作花生米,生花生倒入開著小火的鍋中,不斷翻炒,記住是小火炒到輕微脫殼,炒香,不要炒焦咯~ 炒好,放在容器裡碾碎。可以擀麵杖也可以玻璃瓶酒瓶。碾好成碎花生加一勺白糖(喜歡也可多加)

3、把米團搓成長條,然後分段,然後直接搓成小圓球,記住啦,用食指往小球中間按一下。成型差不多一枚一塊硬幣大小。搓小球記得往手心抹點油,防止下鍋黏在一起

4、鍋裡燒開熱水,下鍋。在這期間,碗裡放兩勺糖,衝入少量開水讓糖融化即可。糖粿浮上來一分鐘不到,撈起放入碗中。將煮糖粿的湯水淋在糖粿,過糖粿即可。

5、準備一個小碗,根據自己喜好放糖粿,然後加入花生糖,加點糖水,加點鍋裡的糖粿湯。差不多一斤做4碗圖中的量。一次性不想吃那麼多,可以揉成團後,按量搓小球。其餘保鮮袋,放進冷凍,如果保證兩天能吃完,放保鮮層。

6、裹花生糖~

閩南七夕風俗

閩南和臺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孃媽”的誕辰日。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孃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據閩南籍臺灣學者林再復的《閩南人》一書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臺灣或異國他邦經商、謀生,大都多年未能歸,婦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氣。所以,七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又演變成對保護孩子的“七孃媽”神的祈禱。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群到七孃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這天,臺灣民間還流行一種“成人禮”,即孩子長到滿15歲時,父母領著他帶著供品到七孃媽廟酬謝,答謝“七孃媽”保護孩子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在這一天,臺南地區要為16歲的孩子“做十六歲”,行成人禮。 臺灣民眾認為,小孩在未滿16歲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鳥——鳥母照顧長大的。鳥母則是由七孃媽所託,因此,七孃媽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護神。嬰兒出生滿週歲後,虔誠的母親或祖母就會抱著孩子,帶上豐盛的祭品,另加雞冠花與千日紅,到寺廟祭拜,祈願七孃媽保護孩子平安長大,並用古錢或鎖牌串上紅包絨線,系在頸上,一直戴到16歲,才在七夕節那天拿下鎖牌,併到寺廟答謝七孃媽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長除了在七夕節這天祭謝“七孃媽”之外,還專門為孩子舉行成人禮的事而宴請親友,慶賀一番。 閩南、臺灣民間七夕雖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際,幾乎家家戶戶要買來中藥使君子和石榴。七夕這天晚餐,就用買來的使君子煮雞蛋、瘦豬肉、豬小腸、螃蟹等,晚飯後,分食石榴。這兩種食物均有一定的驅蟲功能,因而很受歡迎。說來有趣,臺灣七夕的晚餐,民間還習慣煮食紅糖乾飯,這對誘蟲吃藥也起了輔助作用。

以上就是關於“閩南七夕吃什麼”的全部的內容了,文章中不僅僅介紹了閩南七夕傳統美食的糖粿和它的做法,還介紹了閩南七夕的一些其他的風俗,相信讀過文章的大家都會對閩南的七夕風俗有了一定的瞭解了,感興趣的還可以看看其他地區的七夕風俗哦。

Tags:七夕 閩南